半導體,一萬年也要搞出來--中國的芯片設計產業
中國的經濟升級,最大的兩個領域是汽車制造工業和集成電路工業。反過來說,我們要實現最終打垮西方列強,也就是要在這兩個超級產業完成逆襲。下面就隨半導體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。
未來的十年,我們要做好長期戰斗的準備,?如果我們成功了,那中國就是真正的超級大國。如果這兩個領域我們失敗了,中華民族復興就不能稱之為成功。
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,它有哪些百億美元利潤級別的公司?
除開能源和金融行業以外,有大約17家左右。
Facebook,通用電氣,IBM,思科,英特爾,寶潔,強生,微軟,蘋果,沃爾瑪,迪士尼,通用汽車,甲骨文,Alphabet(谷歌母公司),Verizon,AT&T,Comcast
再具體一點,零售業1家,日化業2家,娛樂業1家,汽車業1家,其他制造業(通用電氣)1家。總共6家
ICT領域呢,11家!?17家百億美元凈利潤公司有11家在ICT領域,因此可以說,ICT產業已經成了美國的立國之本了。
谷歌,亞馬遜,臉書,思科,IBM,英特爾,微軟,甲骨文,Verizon,AT&T為美國貢獻了巨大的利潤。
美國的強大是什么撐起來的?是這些偉大的公司。反過來說,這些公司沒有了,強大的美國也就不存在了。1945年,日本和德國都還有幾千萬人,日軍在戰場上不過陣亡了二百多萬人,為什么完全無力抵抗了?因為本土的工業公司都被摧毀了,工業生產持續不下去了,強大的力量也就不存在了。
我們可以看到,在美帝立國之本的ICT領域,非常顯然中國是美國的最大挑戰者,中國移動,華為,中興,阿里,百度,騰訊,網易,小米,浪潮,紫光等不僅在中國本土獲得了優勢,而且在對外擴張中,同時這些公司大多數凈利潤超過10億美元,要知道全球凈利潤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全部算在一起也就是三四百家。
這也是為什么美國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如此關注的原因,
集成電路是ICT領域的上游技術,是硬件的基石,如果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也起來了,受到沖擊最大的還是美國,而這是美國的核心領域之一。
世界集成電路三強:英特爾,三星,高通。光是高通和英特爾兩家,每年就能帶給美國八九百億美元的營收,養活數萬美國工程師,還能帶來一百多億美元的凈利潤。
除了英特爾和高通,美國還有德州儀器,Nvidia,博通,美光等一大票半導體公司。這個產業對美國的重要可想而知。
中國目前每年進口的工業品,只有兩個大類超過了500億美元,一個是汽車和零部件,我們每年進口746.1億美元,
另外一個超過500億美元的進口工業品,就是大家熟知的集成電路了,
中國每年進口的工業品,集成電路進口遙遙領先所有其他工業品,排在第一位,其進口金額2271億美元,是第二名的汽車及其零部件746億美元的三倍。
當然其實中國曾經有個工業品每年進口超過了500億美元,那就是液晶面板,例如僅僅5年前,進口液晶面板就有大約510億美元多點。
但是隨著以京東方為首的國產巨頭相繼崛起,在中國市場不斷增長的情況下,液晶面板進口反而不斷下降,2016年已經下降到了318.5億美元。隨著今年所有國產面板廠家都在瘋狂提高份額和利潤,我們有理由相信,在未來幾年,液晶面板進口還會持續下降。戰場轉移到OLED面板領域,競爭對手只有韓國。